首页 资讯 中山市坦洲人民医院(中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医院介绍

中山市坦洲人民医院(中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医院介绍

中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山市坦洲人民医院),原名中山市坦洲卫生院、中山市坦洲医院、中山市坦洲人民医院,成立于1952年,前身是中山县坦洲卫生所,是中山市最早成立的医疗机构之一。于2021年6月更名为中山市坦洲人民医院,于2023年11月加挂“中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牌匾,并与中山市中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2024年被评为中山市区域中心医院建设单位,是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单位、广东省卒中防治中心认证单位,中山市、珠海市社会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及社会医疗保险异地结算医疗机构。是一所集医疗、急救、保健、预防和教学于一体的国家二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公立医院,承担着坦洲常住人口及周边地区近80万人口的医疗保健任务。医院占地面积约60亩,业务用房建筑面约3.4万平方米,实际开放病床364张。全院职工577人,取得高级职称77人。

科室设置:设有15个职能科室、28个临床科室及医技科室。临床科室设有急诊科、内科、外科、骨科、妇科、产科、儿科、老年医学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眼科、医疗美容科(美容皮肤科、美容中医科)、中医科(内科专业、骨伤专业、针灸科专业、推拿科专业)、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公共卫生科等,其中,骨伤科被评为广东省中医药“十四五”特色专科、中山市“十四五”医学特色专科、中山市优势专科建设项目;针灸科于被评为中山市“十四五”医学特色专科、、中山市优势专科培育项目;妇科被评为中山市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医技科室设有放射科、检验科、病理科、输血科、病案统计室、营养室和相应的临床功能检查室等。

医疗设备:配有64排128层螺旋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1.5T磁共振成像系统、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电子胃肠镜系统、移动式C型臂X射线机、椎间孔镜手术系统、高清关节镜系统、输尿管肾镜系统、钬激光系统、3D高清内窥镜摄像系统、超声高频外科集成手术设备、双向真空辅助乳房活检与旋切系统、胆道镜、手术显微镜等,其中,1.5T核磁共振成像设备(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设备(DSA)、3D腹腔镜、椎间孔镜、钬激光、胆道镜系统均为南部镇街医院中首家且唯一配置。

医疗技术:近年来开展了多项新技术,如颈椎体ACCF融合技术、显微镜下胸椎管肿瘤切除术、颈椎体零切迹融合技术、前入路髋关节置换技术、颈椎后路椎管开窗减压技术、重型颅脑损伤及脑出血的开颅血肿清除术、脑血管介入技术治疗脑血管畸形及脑梗死、人工肝治疗急性肝衰竭、心血管介入技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连续肾替代疗法治疗脓毒血症、外周血管介入技术抢救失血性休克、肿瘤介入治疗技术、血液净化治疗、甲状腺肿瘤射频消融术、蜂针疗法、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等,其中人工肝技术治疗,是中山拥有这项先进技术的第一家二甲医院。

医院全面实行信息化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率,通过健康中山APP及医院微信公众号实现预约挂号、报告查询、医疗缴费、预约接种、用药咨询、自助缴费等多种便民服务功能。接入互联网总医院平台,提成为中山市互联网医院,提供“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护理”在线为患者提供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健康咨询等服务。

医院全体员工秉承“仁爱、坦诚、求精、创新”的院训精神,承担起国家公立医院的责任担当,围绕“人才、学科、互联网+智慧医院”发展战略,持续强化医院中医内涵建设与医院文化建设,不断创新管理思路,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着力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实现了医疗、教学、科研、管理的一体化建设与发展。在国家构建大湾区概念的时机,医院也将把握机遇、加快发展,始终以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为己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推动医院全面发展,为推进湾区人民群众健康事业作出应有贡献。

中山市坦洲人民医院(中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官方网站:https://www.zsstzrmyy.cn

热门文章